央视网消息:当朝阳缓缓升起,第一缕阳光洒向共和国广袤的大地时,有一抹鲜艳的红色,迎着晨风飘扬。在10月1日国庆节,不论是身在遥远的边疆,又或是处于繁华的街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们,都在国旗升起时,望向同一个方向。
一大早,贾依河·赛力克就来到了新疆塔城边境管理支队恰夏镇边境派出所。7年前的国庆节,恰夏镇边境派出所建立,贾依河·赛力克和战友在这里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2022年5月,贾依河·赛力克由于工作调动,去了二工镇边境派出所。但是他和战友们约定,每年的国庆期间,都会来恰夏镇边境派出所和大家一起升起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这么多年来,贾依河·赛力克和他的战友们,日复一日的坚守背后是责任也是担当。
当清晨的阳光照亮草原,牧民霍高娃夫妻俩开始忙碌起来,每年的国庆期间,他们都会自发的举行升国旗仪式。2023年,他们还邀请了周边的牧民朋友一起,参与这个庄严的仪式。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民族乡之一,这里的牧民世代生活在边境线上。2022年,满族屯满族乡为156户边境牧民,修建了规范仪式标准的升旗台,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祖国北疆的边境线上。
在吉林长春的一个居民小区,这里正在进行升旗前的训练。从2012年开始,小区每周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最初的发起者是小区居民张秀英和她的老伴梁金华。
国庆假期,早上8时,小区升旗仪式准时开始。
11年里,每周风雨无阻的举行升旗仪式,慢慢地主动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小区的变化也越来越明显。
中新网北京10月1日电 题:台湾青年天安门观升旗:“是我今年最难忘的体验”
10月1日6时许,旭日初升,四十多位来自大陆多地高校的台湾大学生在全国台联的邀请下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与现场的三十余万名观众共同观看升旗仪式。
“难忘”“值得”,青年们纷纷感慨。当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至杆顶,万羽和平鸽从金水桥两侧振翅而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盘旋飞舞。红旗猎猎,朝霞漫天。青年朋友无不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
“我感觉这会是我今年最难忘的一次体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茆致远是第一次来北京看升旗,他说,虽然这次假期没能与家人团聚,但能与来自祖国各地的同胞相聚天安门,共同观看升旗,这段经历弥足珍贵。
10月1日,四十多位来自大陆多地高校的台湾大学生在全国台联的邀请下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观看升旗仪式。张杨彬 摄
来自暨南大学的陈纪陵称,这是她第二次来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上次大概是2016年,每次都是仪式感满满!一定要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在现场的心情。”陈纪陵说,这七年北京变化巨大。“一切都比我上次来时更好了!当然,人们还是同样的热情,我刚刚在排队时还认识了几位来自其他高校的大陆朋友!”
“我特别喜欢收集印章,这次来北京已经盖了十几页!”来自暨南大学的陈立君笑称自己是“盖章达人”。在升旗仪式现场看到“祝福祖国”大花篮,陈立君说一定要去天安门广场的文创店打卡盖章。“我在小红书上已经做好攻略,我想用盖章来记录这一宝贵经历。”
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除了观看升旗仪式,台湾青年们还走进故宫、天坛,瞻仰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游览位于香山的双清别墅等。不少台青受访时称,这趟行程“知识点密集”“收获满满”。
“之前我看过《血战湘江》《觉醒年代》等讲述中国近代史的影视作品,但这次能看到真实的文物,心中的感动是难以言表的。”来自郑州大学的黄敏茹说。
“我认为学好历史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学生,未来我也会为我的学生讲好历史。”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郑庭绎在参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览后感慨,“只有了解民族的过去,才能做一个有厚度的人,我们不仅活在当下,更要知来路、知前路。”
9月30日,四十余位台湾青年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体验“4D+6面”全景影院。张杨彬 摄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青年们还体验了“4D+6面”全景影院,沉浸式感受祖国壮美河山和科技新成就。郑庭绎说:“无论是‘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还是一日千里的高铁、方便快捷的支付,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之愈坚,永不停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