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7月22日电 (记者 贺劭清 安源)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简称“成都大运村”)22日正式开村,并为首个入住的代表团——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举行了欢迎仪式。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7月22日正式开村。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作为成都大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成都大运村坐落在成都大学校园内,遵循“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理念,总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能容纳约11000人入住。村内有10栋公寓、2个运动员餐厅和包括代表团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健身中心、篮球训练馆、游泳馆在内的服务保障设施。
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在开村仪式上表示,接下来的时间里,成都将成为世界大学生青年之都。“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组委会、中国政府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大运村将成为成都大运会最伟大的遗产之一。”
中国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秘书长、成都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执行团长刘立新表示,成都大运村依校园而建,回归了大学生运动会的初衷,让来自世界的大学生在此感受到中国的大学文化,对世界青年增进理解、建立互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成都大运村是成都大运会提供服务保障时间最长的场馆之一——从7月22日开村至8月11日闭村,大运村将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24小时保障服务。
据成都大运村村长鲜荣生介绍,成都大运村将为各代表团提供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美食,配备自动驾驶巴士、新一代AI智能翻译等科技设施。此外,成都大运村内还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交流互鉴。(完)
中新网青海玉树7月22日电 题:“长江源头”青海治多:税惠助高原农牧业“枝新物美”
作者 李隽 扎西文毛
盛夏高原,纯净清凉。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治渠乡江庆村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拉西才加正在看税务人员发来的涉税操作视频。
“我们合作社这几年享受了不少优惠政策,都是税务局的同志主动给我们介绍的,开个票、上个税,也不怕不会操作,只要打个电话,发个视频,税务局的同志立马就帮我们解决了,服务质量和态度都没得说。”拉西才加说。
图为“税费管家”入户提供上门申报服务。扎西文毛 摄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是长江发源地,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美称,平均海拔约4500米,人口近5万,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在治多县江庆村,从草原到“云端”,从人工到“智能”,高科技正在改变着牧民群众的生产体系,对实现牧民增收带来了很大改变。
近日,江庆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功成为治多县高原蓄种追溯体系(云端牧场)信息平台的一个试点村,全村有488户牧户。伴随着畜牧市场的竞争力与日俱增,各种涉税难题和政策需求也接踵而至。
对此,治多县税务局针对各该合作社运营模式不同、产品种类繁多、购销渠道复杂等特点,为企业“精准画像”推送各项税费政策,开启“税费管家”双语跟踪服务模式,精准响应纳税人缴费人税费服务需求,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为治多畜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添力。
图为“税费管家”入户提供上门申报服务。扎西文毛 摄
在治多县,各大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逐渐成熟甚至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全县26.8万头牦牛,3.5万只藏羊,3156.77万亩天然可利用草场得到有机认证。而治多县税务局一直是陪伴各合作社从经营到销售的“得力助手”和“管家”,从政策的精准推送,到销售的“牵线搭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治多县税务局与各村合作社一起见证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三年来,治多县16家专业畜牧合作社共享受减免税费28万元。
高原的春耕时节比较特殊,6月刚刚完成耕种的治多县扎西村青年创业服务乡村专业合作社的江文松保正在温棚里查看着新苗的长势。
治多县受到高海拔、气候条件等因素制约,绿植的生长极为不易,新鲜的蔬菜水果供给仅靠从外购置。
“在税务工作人员手把手地辅导下,我们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打造出本土化的家庭农场特色品牌。”江文松保说。
自温棚开耕以来,治多县税务局全面梳理归纳现行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主动上门为合作社成员讲解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并根据具体涉税需求介绍发票开具等税费事项,持续为蔬菜大棚增资扩产和春耕生产提供税务支持。
如今,扎西村青年创业服务乡村合作社的青年们,积极探索产业转型的新路子,在9亩大的智能温棚里,种植了油白菜、乐都辣子、油麦菜、上海青、西红柿、菜瓜、黄瓜等十余种蔬菜。并且结合当地海拔高,温差大等特点,在温棚内种上了高原特有的“芫根”。温棚内蔬菜品种丰富,长势喜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蔬菜供应难的问题,还带动村里9户牧民实现了增收。(完)